一、科室概况
医院于2013年12月获批成立,即设立护理科,负责全院护士和护理实习生的培养,2017年10月医院建成开业,2018年经卫健委审批,护理科改为护理部。投入运营以来,护理部实行医院“两院合一”建设方针,秉承着“团结、协作、活力、进取、包容”的院训理念,配合医院“科教兴院”的办院方针,致力打造医、教、研三位一体的医学教育基地,弘扬南丁格尔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为护理事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进一步传承红色革命精神,激励全院护士心向党、跟党走,立足岗位作贡献,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发有为、担当作为。
二、组织架构
护理部采用三级管理模式,包括护理部主任、片区护士长和护士长。护理部主任负责全院护理工作的统筹规划与管理,片区护士长协助主任管理专注护理质量监控、培训等工作,护士长则负责具体病区或护理单元的日常管理。此外,护理部还配备质控护士、干事等人员,负责护理质量监控和行政事务。
三、人员构成
现有护理人员154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60人,初级职称87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97%,形成了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护理团队。护理部注重人才培养,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学术交流、进修学习和技能培训,不断提升护理队伍的专业水平。
四、临床工作
建立健全护理质量三级监控体系,完善组织架构,通过定期组织专项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全面监控。通过这种多层次、全方位的质量控制体系,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有效提升了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工作安全。
五、教学工作
护理部高度重视护理人才培养,护理人员实行分层级管理,根据护理人员管理规定、实行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岗位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制定全院护理人员理论、技能培训年度计划,并按期完成;同时作为教学医院常年承担口腔护理实习生、进修护士的培养工作。科室定期组织口腔专科护理技能培训、理论培训,并与多家医学院校合作,培养高素质口腔护理人才。
六、科研工作
护理部积极鼓励护理人员开展科研创新,近年来,主持立项省市级科研项目7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3篇,主编、参编专著及教材2部,主持及参与新技术项目20项,积极推动护理学科发展。
七、服务、管理等特色
1. 优质护理服务
全面推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服务,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加强人文关怀,患者满意度持续提升。
2. 专科护理发展
积极开展口腔专科护理,形成口腔护理专科特色。提升护理服务的专业性和精准性。
3. 护理文化建设
注重护理文化建设,通过举办护士节活动、护理技能竞赛、护理知识讲座等形式,增强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和团队凝聚力。
4. 舒适化护理
开展整体的、个性化、创造性且有效的护理模式,通过多角度的护理干预,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交往等方面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最大程度降低不愉快的程度。
5.拥有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专业护士临床实践培训基地、贵州省新入职口腔护士培训基地、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支队资格,长期致力于传播口腔健康知识,培养全省口腔专业护理人才、加强口腔健康科普教育,积极开展南丁格尔志愿者服务,为人民群众的口腔健康保驾护航。
2022年4月,新冠肺炎疫情在上海爆发,医院迅速组建7人抗疫护理团队,在贵州援沪医疗队指挥部、医疗二队领导的带领下,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在沪工作达31天,7名援沪人员荣获中共上海市委 、上海市人民政府援沪抗疫表彰、上海第八人民医院“荣誉职工”等荣誉称号。2022年9月,贵阳新冠疫情形势严峻,根据省委教育工委、省卫健委和学校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安排部署,在医院院党委的领导安排下,护理部号召全院护士冲锋在前,快速进入学校、社区、街道等开展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就地转岗积极投身战斗一线,守好疫情防控主阵地,全院共有87名护士主动参加本次抗疫任务,历时58天,口院共完成核酸采集120728人次,护理人员舍生忘死,冲锋一线,科学救护,精心照料,为疫情防控做出了重大贡献,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口院人的奉献精神和使命担当。
八、社会影响及学术交流
护理队伍从建院初期发展至今,中华护理学会口腔科护理专家库成员1人,青年委员1人;
贵州省护理学会口腔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
贵州省口腔医学会理事1人;
贵州省口腔医学会口腔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常务委员5人,委员17人,秘书1人。
通过在社会团体任职,积极发挥学术引领作用,推动护理学科发展,提升医院护理服务质量和学术影响力。
八、咨询电话:0851-88512219
九、科室地址
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北京路9号